在北京去哪裡找 地道香港清湯腩

專欄

發布時間: 2016/09/27 00:30

最後更新: 2017/03/01 10:22

分享:

分享:

某個飢腸轆轆的下午,久居北京的香港朋友拉著我去一間新開的港式餐廳,據說在北京已經火到半個北京城的人都在去的路上,而且「山雞哥」陳小春也是老闆之一。

「又是粉絲經濟吧。」看她的一臉興奮,我並不以為意,畢竟明星開餐廳已經是上個世紀就開始流行的事。在三里屯小巷子里的閣樓上,七拐八拐之下,終於找到小小的餐廳,上了樓去,果然也是典型的香港風格,窄窄的面積,幾張卡座和四人台,擠滿了搭枱的食客(這在北京並不常見),頗有點「酒香不怕巷子深」的感覺。

港式茶餐廳遍地  難得清湯腩館

看到招牌才知道,原來是一家清湯腩館,這令我起了興致,不僅因為北京雖然遍地港式茶餐廳,但專門做清湯腩的店,倒是幾乎沒有,而且清湯腩是我最懷念的香港食物,沒有之一。

賈平凹說過,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。一個人在某個階段喜歡吃的食物,會在他的味覺里留下深深的烙印,甚至變成回憶的符號。

清湯腩當餐  充滿香港味覺符號

清湯腩對於我,幾乎就是香港的味覺符號,是最常吃也吃不膩的東西。讀書、畢業、剛剛工作的那幾年,掙得少花得多,房租、餐費、交通,幾乎都是按需分配。因為工作原因,作息時間已將一日三餐壓縮成一日兩餐,那時心裡會默默竊喜「一個月省了20頓飯錢」。打拼的年紀都是會自娛自樂的。

公司附近有一家清湯腩館,是我最常光顧的餐廳之一,每天工作結束,去吃一碗清湯腩,粉面爽滑,肉香四溢,擦著汗連湯也喝光,盛惠18元,簡直不能更滿意。有時中午趕不及吃飯,也常打電話叫一份牛腩河外賣,辦公室里都飄著香氣。

聽譚詠麟吃牛腩  仿如穿越回香港

最近幾年每次回到香港,牛腩河也幾乎都是第一頓必吃的食物,雖然價格不斷上漲,但味道依然跟幾年前一樣,似乎只有吃了肉喝了湯,才能把眼前的香港和記憶中的感覺黏上。

連我對牛腩河都情懷滿滿,生長在香港的朋友更是像發現了一扇通往故鄉的任意門,吃著餵養自己長大的美食,聽著餐廳播放的譚詠麟老歌,一瞬間大概會有時光倒流,穿越回香港的感覺吧!

去吃不單是美食  是懷念某種感覺

記得剛剛回北京的兩年,港式茶餐廳大概只要三五間,而且大多是山寨之物,生意最火的金湖茶餐廳,是京城最早的「香港味」,開在寸土寸金的國貿CBD,是很多內地人心目中粵菜的代名詞,直到香港去尋味,才發現香港並沒有「金湖」,而「金湖」之所以能夠火爆,恰恰是因為在菜品里融合了北方口味。

這些年,港式茶餐廳如雨後春筍湧現,有正宗的,更多是不正宗的,太興這樣的連鎖企業也開到北京,選擇也多了起來。有時候去一間餐廳,可能真的不是為了美食,而是為了懷念某種熟悉的感覺呢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潘攀 本報駐京記者

欄名 : 帝都手記
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